云南腾冲猴桥箐口村:山里人家的四季更迭 万物循生
从云南保山腾冲市城区出发,经中和镇翻越欢喜坡下至箐口板桥,山道已尽,与山相连、与林相依,安静美丽的猴桥镇箐口村便隐匿于此。
箐口村背靠巍峨险峻、云雾缭绕的老石人山脉,顺着古永河蜿蜒的纹理,与背后的森林、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村中百年柏树、农舍青瓦,朴实无华。漫山遍野生长着的杜鹃花、樱树、红枫及品类繁多的阔叶林,远远望去,整个村落静谧安详,蕴藏着自然和谐的气息。有百年历史的箐口,是一颗镶嵌在大山上的宝石,更是一幅藏在森林中等待揭开的美丽画卷,四季更迭,万物循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食春之美,盛在碗里的星光
猴桥干湿两季分明,春天的脚步轻快。春风扫过,不经意间,清霜浓雾散去,露出了村庄的青砖黛瓦,吹绿了茶园的枝头新芽。山多地少的自然风貌特征和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习惯,让箐口对“春食野菜”情有独钟。因时令而珍贵成为餐桌“宠儿”的香椿头,春雨过后山坡上向阳而生的蕨菜,无论是焯水凉拌还是热油翻炒,都有其独特风味,在山里人家的受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鱼肉。
春分时节,经过一个冬季浓雾的孕育后,山里生机萌动,山上老茶树内的营养物质积累达到顶峰,放野式自行生长40余年的野茶树在清明前的雨后开始发芽。经过采摘加工,新茶便随着春的脚步,沁入品茶人的生活和杯盏之中,氤氲热气,抚慰人心。
赏夏之光,落在林间的精灵
箐口森林面积广阔,山谷纵横,林木茂盛,气候特点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是资源聚集的宝地。大山的馈赠和山里人生产关系的紧密融合,百年人文地理与山地文化的深厚积淀,构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山水新画卷。
梅雨过后,箐口村长达六个月的雨季正式到来,成为云南境内优质野生食用菌的生长区域之一。箐口野生菌分布广,接近五个月的出菌时间,30余种野生菌宛若大山里的精灵,在12.6万亩的森林里或露头或藏身,如穿上隐身衣的顽童,总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带来惊喜。
箐口的野生菌到底有多少呢?也不过就是夏秋季节街头巷尾、村落路边的聚集交易和大小餐馆、农家餐桌的无菌不成席。无私的自然每年赠予箐口山民9.6万公斤野生菌,直接经济效益140余万元。
品秋之韵,铺满山野的丰收
作为山地文化与林业文化相辅相成发展至今的箐口,山水林韵孕育了丰富的林业发展内涵。在这里,您完全可以体会到一种山林永恒的气息和绿色浪潮的天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魅力箐口更充分展示了它丰富的内涵。
入秋后,万亩秃杉林慢慢褪下翠绿,披上金黄。六个月的雨季后,8000余亩的林下种植草果皮红肉丰,煞是喜人,261亩的重楼也到了丰收季,遍地硕果的秋收场景一直持续到清霜铺地,薄雾升起。
箐口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步伐也在慢慢前进,迈出了保山市乃至云南省,曾在2007年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今天的箐口,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阔步走在“以林强村富民”的道路上。箐口人民正享受着自己创造的美好环境,身心愉悦,生活宁静,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
享冬之魂,萦绕在心间的乡情
寒冬腊月,林地管护员们早上总是习惯性地看看三里外正烂漫绽放的红花油茶园。山茶花开,迎寒绽放,风中有信,花有花期。茶园漫山灿红如火时,亦是游子归家欢聚春节的日子。
短暂的家人团聚总让时光变得美好,箐口人将喜欢和牵挂都放入食物盛进餐盘,让食物都充满家的温馨。小年过后,家中父母也将家乡味道装进即将远离故乡的子女的行囊,让“故乡的味道”陪着他们去往远方。箐口人用勤劳的双手和巧妙的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美味和收益,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这片故土的眷顾传承至今。
你有多久没“偷得浮生半日闲”?来箐口吧!来这里观四季变化,享岁月漫长。在箐口,生活总有另一种可能,纯真和欢乐如期而至,人间烟火亦满怀星辰理想。在这里,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你的困扰在这里的驻足间便会发现答案。
来源: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