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颈椎一动就响?身体这些位置发出响声,可能是疾病的预警

来源: 上洋中医宛医生 2023-03-25 00:02:00

人类的身体很“智能”,会通过各部位发出声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关节的弹响,肚子的咕噜声等。体内的有些声响只是普通的生理现象,但有些声音,却是身体对你发出的警告,告诉你疾病即将发生。如何分辨是生理性的响声,还是疾病发出的警告呢?百草君为你一一道来。


【资料图】

做拉伸运动,关节发出“咔咔”的响声

早上起来扭扭脖子,站立起来伸展膝盖,坐时间长了扭扭腰,有可能就出现了清脆的“咔哒”声。这些情况被称为“关节弹响”,是关节软骨摩擦、碰撞所产生的。关节弹响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1、关节生理弹响

生理性的关节弹响,是因为关节滑液的气体突然析出造成的,其特点是不会产生疼痛,只是发出声音。适当的生理性弹响有助于缓解痉挛,减少关节压力,是有好处的。

2、关节病理弹响

病理性的关节弹响,统称由于关节的结构异常或造成损伤出现的弹响,如软骨损伤、关节发炎等。病理性关节弹响最大的特点就是伴随疼痛、麻木等症状。如果出现病理弹响一定要及时的干预治疗。

打哈欠时,下巴发出“咔哒”的响声

在吃饭的时候,哈哈大笑的时候或者打哈欠的时候,会不会突然听到自己的下巴发出“咔哒”的一声。如果出现这种症状有可能是颞颌关节紊乱。

当我们闭口张口的幅度过大,如果颞颌关节的关节盘没有正常的运动,就会发出弹响,这就是颞颌关节紊乱。除了开口时有声响,还会伴随疼痛,耳周附近疼,下巴周围和头颈部疼痛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下巴脱臼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吃过硬、韧性大、体积大的食物,注意改变侧边咀嚼的习惯,注意双侧平衡咬合。

肚子不饿,却发出“咕咕”的叫声

肚子饿了,或者肚子受到寒凉,在吃完饭之后,肚子都会出现咕咕叫的情况,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肠鸣音”。是由肠道蠕动时产生的气体和液体运动而来。

正常的肠鸣音每分钟4-5次,声音低弱和缓;在饥饿或者腹部受寒、受热的情况下,胃部会收缩将空气挤进肠道,发出的声音会更响亮。但如果不是胃部受到刺激,肠鸣音频率或者音调发生变化,有可能肠道出现问题。

1、肠鸣音活跃,小心急性肠胃炎

如果肠鸣音次数增多,每分钟10次,而且声音逐渐变大,感觉肚子不停地在运动,可能预示着急性肠胃炎或消化道出血。急性肠胃炎会伴随灼烧感、腹泻腹胀;消化道出血会伴随呕吐或者黑便的现象。

2、肠鸣音亢进,小心肠梗阻

如果肠鸣的次数增多,且声音响亮高亢,甚至出现金属声音,可能存在肠梗阻的情况,并伴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法排便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肠道组织的痉挛和缺血,要尽早检查干预。

静止状态,也会有“砰砰”的心跳声

运动过后,饮用过多的茶、咖啡,或者遇到紧张激动的事情,都会让心跳加速,出现心脏怦怦跳的情况。如果在静止的状态下,心脏还会乱跳,并出现反反复复,并伴随不适,可能是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上速等,其中房颤最为危险。

房颤时的心率最高能达到每分钟100-200次,感觉心提到了嗓子眼一样。房颤很容易形成血酸,如果进入脑部引发脑栓塞,死亡率可达63%。因此,一旦出现莫名的心跳紊乱,并伴随眩晕、呼吸困难、胸肋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耳朵有“嗡嗡”的耳鸣声

没有任何外界声音的刺激,耳朵突然听见刺耳声音属于耳鸣的表现。耳鸣一般都是突如其来的,大多数耳鸣属于功能性耳鸣,因为疲劳、情绪以及生理性功能减弱所引起,但以下两种情况的耳鸣要注意。

1、脑中风引发耳鸣

多为双侧耳鸣,中低频率的声音都有可能出现,同时伴随着突然性的面部麻木、头晕头疼、视力模糊、呕吐恶心等症状。

2、听神经瘤引发耳鸣

多为单侧耳鸣,高频率声音,类似蝉鸣音。随着肿瘤越来越大压迫到周围神经,也有可能出现持续性的面部麻木、面肌痉挛、走路不稳、瘫痪等类似脑中风的症状。

所以,单纯的耳鸣一般属于生理性的,如果耳鸣伴随其他症状,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了。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