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了,“美颜生鲜灯”12月起禁用
在农贸市场里,打灯销售自家的生鲜、农副产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主打的就是一个“美颜”,不信你看
这种灯在行业内叫生鲜灯,生鲜灯照射下的鲜肉、海鲜等生鲜食品显得格外新鲜红润,但以后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了。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管理办法,要求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引发多方关注。
【资料图】
生鲜灯提亮肉质色泽,迷惑消费者
记者探访多家农贸市场发现,无论户外或室内光线是否充足,肉类、海鲜、蔬菜等摊位前,摊主们大多会打着一盏盏的灯照亮自家的产品。
记者在生鲜档口买了一块猪肉,可以看到猪肉在生鲜灯的照耀下,颜色变得非常红润。但是把这块猪肉放到没有生鲜灯照射的地方,颜色明显暗淡了不少。
生鲜灯照射下的猪肉(左)和未被照射的猪肉(右)
在广西南宁的农贸市场上,记者注意到,不同种类的产品摊位前生鲜灯颜色也不一样,海鲜摊是清一色的白色LED光,猪肉、牛肉摊是偏色光。
不过对于给食用产品补光,消费者们并不买账。一位消费者表示:“肯定不真实,灯光照会觉得肉质好一点,但是关灯的话会差很多。”
月销上千的“生鲜灯”,多红多白都可调
现场买时鲜嫩欲滴,买回家才发现原来是“卖家秀”和“买家秀”。这种现象都离不开“生鲜灯”。
网购平台显示,销量高的“生鲜灯”月销上千。
以“生鲜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系统推荐的某广东中山卖家售卖的“生鲜灯”月销2000+,在宝贝标题页面写有“生鲜猪肉灯冷鲜肉海鲜灯卤菜熟食店专用灯”等字样。
另一家售价25元起的广州卖家宝贝页面图则显示,“终身售后”,该宝贝月销4000+。在宝贝详情页面,“好生意都用生鲜灯”“好看才好卖”“不好看,谁会买?”“使用普通的照明灯,肉质略显发黑,无法激发客户的食欲”等描述清晰可见。
在“生鲜灯”颜色上,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也进行了“细分”。如有网店在宝贝分类中明确:
最新款猪肉灯(红白光)特殊光色肉显红白;
“专业鲜肉灯”“专业冷鲜冻货灯”“专业海鲜灯”“专业熟食灯”等分类的颜色均为红白光;
“豪华烧腊烤卤肉鸭烤鸡”则适用于红黄光;
专业熟食灯标注了红暖光;
专业蔬菜灯标注了绿白光。
此外,还有部分灯具有遥控器调光功能,写明“多红多白都可以调。”
一名客服人员介绍,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灯光搭配方案,记者以4平米左右的肉摊咨询,一家店铺建议,装3个红白光的75瓦“生鲜灯”即可。
新规12月1日起实施,消费者被误导可维权
生鲜灯的使用规范不统一,相关投诉也时有发生,此次新规都有哪些内容?摊主如果违反规定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
最近,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
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专家表示,使用生鲜灯并不代表该档口所售卖的肉类品质一定不好,但这种灯光的确存在迷惑消费者的作用。
据悉,新规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律师表示,未来如果消费者发现有销售者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自己,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维权。
律师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相关的投诉并且查实了以后,可以对销售者处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整改,予以警告,并且可能会处以一定的罚款。
本文综合 央视新闻 市场监管总局 财经网等
关键词: